『聖餐再思』
2010年3月21日
經文:馬可福音14:22/24、哥林多前書11:23/32
前言:
我從小在教會中長大,教會中最熟悉的儀式就是「領聖餐」,18歲以前,每次領聖餐時,我都很羨慕大人可以吃餅、喝葡 萄汁,當長老或是執事拿到我面前時,真想用手去拿,但是他們都認識我,拿了以後一定會被處罰,所以沒有勇氣,只好等到了自己堅信禮後,教會才讓我領聖餐。 但是每次領聖餐的禮拜總是長了很多,四百人的教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分餅和酒。
領聖餐這名詞,是我們習慣的稱呼,有人也稱為守主餐、或是守主的晚餐。主餐因為主耶穌親自所設立的,晚餐,是因為在晚餐所設立的。我們可以從路加福音書當 中來一起看,馬可福音14:22/24這一段聖經是有關主耶穌所設立的聖餐經過。到了後來,保羅設立了外邦的教會。像是哥林多教會,他也將主耶穌的吩咐, 帶到了新設立的教會,在那裡實行守聖餐。
在教會歷史上,羅馬教會首先解釋聖餐的意義,他們的結論是:每次舉行聖餐的餅和酒經過了神父的禱告聖化了以後,不再是一般的餅和酒,本質改變成了耶穌的身 體和血,領聖餐與救贖是不可分的。所以平常的彌撒也要領聖體,因為是耶穌的身體,不可以糟蹋,所以由神父親自分給每一位信徒來吃。至於酒因為太寶貴了,只 能由神職人員來喝,一般的信徒沾不到邊。
瑞士的改教先鋒加爾文John Calvin,他認為羅馬教會的教義有問題,不是聖經的原意,作法與聖經所說的也不同。所以他自己從聖經領受上帝的話語,他認為聖餐的餅與葡萄汁,只是象 徵耶穌的身體與他的寶血,當我們領受時,要用感念耶穌的恩典與記念耶穌為我們而死的心來領受,不但是有分於耶穌的死,並且與他的得勝復活有分。如果沒有心 中的感恩、記念的心態,外在的這些餅與葡萄汁也沒有意義。
以前的教會曾經為了這些有關聖餐的看法與解釋引起戰爭,各方堅持己見,不少人因為這樣死在戰場,國家破滅。今天我們能夠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來舉行聖餐,不是沒有代價的。
接下來我們要從哥林多前書11章中來仔細的探討守聖餐與你有何關係?
第一,祂說: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當我們守聖餐時,我們要問,耶穌為何要他的門徒守聖餐,耶穌說: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守聖餐的目的是為了記念耶穌,記住耶穌所說所做的一切,甚至記住他為我們的罪被定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付上了贖罪的代價,並且復活要他的門徒一樣有復活、得勝的生命。
聖餐對於基督徒來說,不是只有紀念耶穌為我們的罪被釘,捨身流血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我們因為一起領受了耶穌為我們所打破的身體與流出來的血,與他有親密 連結的關係,而在我們生命與生活之中有新的生命,復活得勝的生命。勝過自己的情慾、勝過引誘、勝過魔鬼的試探而過得勝的生活。
耶穌說這句話他並不是要門徒同情他的受難,「被釘十字架好痛,你們要同情我,每次你們守聖餐是要一次重新的體驗我的 痛苦,不要忘記我的痛苦。」耶穌說:「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我不認為這是耶穌的想法──我認為祂是說:我已經為你受苦死了一次,而一次就夠了。當我 完成這個工作時,我從十架上高喊:「成了」──因為徹底的赦免和拯救已經完成了。我要你們定期領聖餐來記念我的作為,千萬不要忘記,這個勝利是你的。千萬 不要忘記,你已經不再被定罪,千萬不要忘記,我透過十架給你豐盛的供應。這才是主耶穌說這句話的意思──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第二,
保羅用這樣的標準來檢驗哥林多教會守聖餐的情形,在哥林多前書十一章
保羅在這整章中對於聖餐有清楚的定義和說明。
他寫信的對象是一群有誠心和熱心的基督徒,這群人出身於外邦拜假神的文化,他們將那一套在假神廟裡的大吃大喝的習慣帶到教會裡來,(就像台灣的廟宇,每次 的祭神拜拜以後,擺起幾百桌的宴席,大家在廟場吃起來。)真正來到領聖餐的時間,卻是東倒西歪的不省人事。和真正領聖餐的意義相差太遠。
保羅大約在公元51年建立了哥林多的教會,一年半以後才離開。約五年以後,他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糾正他們對聖餐不正確的態度與作法。在十一章17/22節說
你們聚會不是受益,乃是招損 第一,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我也稍微信這話,有些人先吃自己的飯有些人沒飯吃有些人自行吃喝不管別人有沒有飯吃各成小圈圈聚餐時只想大吃大喝那種大吃大喝的態度一旦開始就會越演越烈
當時保羅必須糾正教會中守聖餐的態度:有些人態度草率、不莊重沒有教導就領聖餐。有些人只注重形式,覺得很好玩,根本不明白領聖餐的含意。而來領聖餐。所 以保羅在信中說:「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擘開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 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 祂來」保羅說耶穌命令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記念主。這也是耶穌親口對門徒說的。因此,守聖餐的次數有多少不是重要的,也許是一年一次,一個月一次,或是一個 禮拜一次,甚至是每天都守聖餐,無論次數的多寡,重要的是,我們守聖餐的態度是不是「為的是記念主」。
第三,
接下來,我要進一步談基督徒常有的一個問題──什麼是按理來守聖餐?
這一段經文接下來說:「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
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因為這段經文大概是教會中最叫人困惑不解的一件事。我們今天要來思想按理守聖餐的涵意。
1, 聖餐是主耶穌的邀請──聖餐是主耶穌邀請每一個願意來守的人都可以自由前來,只是你需要先明白守聖餐的意義,祂的邀請是—只要是願意來的人。
主耶穌邀請你向祂敞開您的內心,雖然領聖餐不能叫人得救,但可以叫人敞開內心因著接受聖餐而接受主。將外在象徵主耶穌的身體與寶血的餅和酒吃下,而在心靈裡面接受主耶穌作主,作王在我的生命之中。弟兄姊妹,今天的聖餐您就可以用這樣的心態在主的面前來守。
2, 聖餐也是一個管教的工具—某些教會規定如果有人犯罪,按著所犯罪的輕重來決定停止聖餐多久,三個月或是六個月,中世紀的教會,如果有人被教會判了停止聖 餐,(EX─COMMUNION)是很嚴重的事,那一個人失去了整個社會地位、政治地位、教會中的地位。教會也曾經拿這樣的懲罰對付那些不聽話的君王,而 使他們聽話。但是我們今天所思想的「管教工具」,我要從聖經中「按理」這個詞來思想──在原文的聖經中,是配不配得過的意思。例證:像是一條又寬又大的高 速公路,建造非常的平穩舒適,走在上面也是風景美麗,心曠神怡。但是,你必須要有一部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跑的車,才能達到所有的效果。如果用一部老爺車,向 我剛來美國開的車,經常故障,走不多久就毛病百出,雖然有這樣好的路,但是車子受不了,不但沒有達到走高速公路的目的,反而處處危險發生。耶穌基督像逾越 節的羊被宰殺,肉被拿來烤讓以色列人可以吃,加添心力來走曠野的道路,血拿來塗在門框上,而使這一家免除了死亡的刑罰。耶穌為我們所做的犧牲,所要求我們 的只要經常的查驗自己,我的生活,與他的教訓差多遠?省察自己來回應主耶穌為我所付上的代價。所以保羅說:「人應當省查,然後吃這餅、喝這杯。」
3,聖靈透過聖餐活在我們裡面──每一次守聖餐,聖靈透過我們內在自我的省察,外在與主一同坐桌的表徵,而更新我們,在我們裡面再一次的活動起來。聖靈引 導我們,激勵我們,教導我們。幫助我們因為守主所設立的聖餐,而有一個堅定的信心,討主喜悅的生活,甘願為主來使用的事奉。而使整個靈魂體都得到健壯。若 是我們能夠在這些方面,每次守聖餐都能反省自己,按著主的教訓來守,聖餐對我們的靈命幫助實在太大了。
2010年3月21日
經文:馬可福音14:22/24、哥林多前書11:23/32
前言:
我從小在教會中長大,教會中最熟悉的儀式就是「領聖餐」,18歲以前,每次領聖餐時,我都很羨慕大人可以吃餅、喝葡 萄汁,當長老或是執事拿到我面前時,真想用手去拿,但是他們都認識我,拿了以後一定會被處罰,所以沒有勇氣,只好等到了自己堅信禮後,教會才讓我領聖餐。 但是每次領聖餐的禮拜總是長了很多,四百人的教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分餅和酒。
領聖餐這名詞,是我們習慣的稱呼,有人也稱為守主餐、或是守主的晚餐。主餐因為主耶穌親自所設立的,晚餐,是因為在晚餐所設立的。我們可以從路加福音書當 中來一起看,馬可福音14:22/24這一段聖經是有關主耶穌所設立的聖餐經過。到了後來,保羅設立了外邦的教會。像是哥林多教會,他也將主耶穌的吩咐, 帶到了新設立的教會,在那裡實行守聖餐。
在教會歷史上,羅馬教會首先解釋聖餐的意義,他們的結論是:每次舉行聖餐的餅和酒經過了神父的禱告聖化了以後,不再是一般的餅和酒,本質改變成了耶穌的身 體和血,領聖餐與救贖是不可分的。所以平常的彌撒也要領聖體,因為是耶穌的身體,不可以糟蹋,所以由神父親自分給每一位信徒來吃。至於酒因為太寶貴了,只 能由神職人員來喝,一般的信徒沾不到邊。
瑞士的改教先鋒加爾文John Calvin,他認為羅馬教會的教義有問題,不是聖經的原意,作法與聖經所說的也不同。所以他自己從聖經領受上帝的話語,他認為聖餐的餅與葡萄汁,只是象 徵耶穌的身體與他的寶血,當我們領受時,要用感念耶穌的恩典與記念耶穌為我們而死的心來領受,不但是有分於耶穌的死,並且與他的得勝復活有分。如果沒有心 中的感恩、記念的心態,外在的這些餅與葡萄汁也沒有意義。
以前的教會曾經為了這些有關聖餐的看法與解釋引起戰爭,各方堅持己見,不少人因為這樣死在戰場,國家破滅。今天我們能夠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來舉行聖餐,不是沒有代價的。
接下來我們要從哥林多前書11章中來仔細的探討守聖餐與你有何關係?
第一,祂說: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當我們守聖餐時,我們要問,耶穌為何要他的門徒守聖餐,耶穌說: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守聖餐的目的是為了記念耶穌,記住耶穌所說所做的一切,甚至記住他為我們的罪被定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付上了贖罪的代價,並且復活要他的門徒一樣有復活、得勝的生命。
聖餐對於基督徒來說,不是只有紀念耶穌為我們的罪被釘,捨身流血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我們因為一起領受了耶穌為我們所打破的身體與流出來的血,與他有親密 連結的關係,而在我們生命與生活之中有新的生命,復活得勝的生命。勝過自己的情慾、勝過引誘、勝過魔鬼的試探而過得勝的生活。
耶穌說這句話他並不是要門徒同情他的受難,「被釘十字架好痛,你們要同情我,每次你們守聖餐是要一次重新的體驗我的 痛苦,不要忘記我的痛苦。」耶穌說:「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我不認為這是耶穌的想法──我認為祂是說:我已經為你受苦死了一次,而一次就夠了。當我 完成這個工作時,我從十架上高喊:「成了」──因為徹底的赦免和拯救已經完成了。我要你們定期領聖餐來記念我的作為,千萬不要忘記,這個勝利是你的。千萬 不要忘記,你已經不再被定罪,千萬不要忘記,我透過十架給你豐盛的供應。這才是主耶穌說這句話的意思──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第二,
保羅用這樣的標準來檢驗哥林多教會守聖餐的情形,在哥林多前書十一章
保羅在這整章中對於聖餐有清楚的定義和說明。
他寫信的對象是一群有誠心和熱心的基督徒,這群人出身於外邦拜假神的文化,他們將那一套在假神廟裡的大吃大喝的習慣帶到教會裡來,(就像台灣的廟宇,每次 的祭神拜拜以後,擺起幾百桌的宴席,大家在廟場吃起來。)真正來到領聖餐的時間,卻是東倒西歪的不省人事。和真正領聖餐的意義相差太遠。
保羅大約在公元51年建立了哥林多的教會,一年半以後才離開。約五年以後,他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糾正他們對聖餐不正確的態度與作法。在十一章17/22節說
你們聚會不是受益,乃是招損 第一,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我也稍微信這話,有些人先吃自己的飯有些人沒飯吃有些人自行吃喝不管別人有沒有飯吃各成小圈圈聚餐時只想大吃大喝那種大吃大喝的態度一旦開始就會越演越烈
當時保羅必須糾正教會中守聖餐的態度:有些人態度草率、不莊重沒有教導就領聖餐。有些人只注重形式,覺得很好玩,根本不明白領聖餐的含意。而來領聖餐。所 以保羅在信中說:「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擘開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 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 祂來」保羅說耶穌命令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記念主。這也是耶穌親口對門徒說的。因此,守聖餐的次數有多少不是重要的,也許是一年一次,一個月一次,或是一個 禮拜一次,甚至是每天都守聖餐,無論次數的多寡,重要的是,我們守聖餐的態度是不是「為的是記念主」。
第三,
接下來,我要進一步談基督徒常有的一個問題──什麼是按理來守聖餐?
這一段經文接下來說:「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
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因為這段經文大概是教會中最叫人困惑不解的一件事。我們今天要來思想按理守聖餐的涵意。
1, 聖餐是主耶穌的邀請──聖餐是主耶穌邀請每一個願意來守的人都可以自由前來,只是你需要先明白守聖餐的意義,祂的邀請是—只要是願意來的人。
主耶穌邀請你向祂敞開您的內心,雖然領聖餐不能叫人得救,但可以叫人敞開內心因著接受聖餐而接受主。將外在象徵主耶穌的身體與寶血的餅和酒吃下,而在心靈裡面接受主耶穌作主,作王在我的生命之中。弟兄姊妹,今天的聖餐您就可以用這樣的心態在主的面前來守。
2, 聖餐也是一個管教的工具—某些教會規定如果有人犯罪,按著所犯罪的輕重來決定停止聖餐多久,三個月或是六個月,中世紀的教會,如果有人被教會判了停止聖 餐,(EX─COMMUNION)是很嚴重的事,那一個人失去了整個社會地位、政治地位、教會中的地位。教會也曾經拿這樣的懲罰對付那些不聽話的君王,而 使他們聽話。但是我們今天所思想的「管教工具」,我要從聖經中「按理」這個詞來思想──在原文的聖經中,是配不配得過的意思。例證:像是一條又寬又大的高 速公路,建造非常的平穩舒適,走在上面也是風景美麗,心曠神怡。但是,你必須要有一部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跑的車,才能達到所有的效果。如果用一部老爺車,向 我剛來美國開的車,經常故障,走不多久就毛病百出,雖然有這樣好的路,但是車子受不了,不但沒有達到走高速公路的目的,反而處處危險發生。耶穌基督像逾越 節的羊被宰殺,肉被拿來烤讓以色列人可以吃,加添心力來走曠野的道路,血拿來塗在門框上,而使這一家免除了死亡的刑罰。耶穌為我們所做的犧牲,所要求我們 的只要經常的查驗自己,我的生活,與他的教訓差多遠?省察自己來回應主耶穌為我所付上的代價。所以保羅說:「人應當省查,然後吃這餅、喝這杯。」
3,聖靈透過聖餐活在我們裡面──每一次守聖餐,聖靈透過我們內在自我的省察,外在與主一同坐桌的表徵,而更新我們,在我們裡面再一次的活動起來。聖靈引 導我們,激勵我們,教導我們。幫助我們因為守主所設立的聖餐,而有一個堅定的信心,討主喜悅的生活,甘願為主來使用的事奉。而使整個靈魂體都得到健壯。若 是我們能夠在這些方面,每次守聖餐都能反省自己,按著主的教訓來守,聖餐對我們的靈命幫助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