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務委員到底是什麼碗糕?』 7/19/2016
其實「僑務委員」以及其他僑務榮譽職的遴選本身就是黑箱作業,說穿了,這種制度本身就是分化海外台灣人團結的工具。
我因為在扁政府時期,身為執政黨海外黨部的負責人,在富美姊的邀請下才加入此行列,也才知道「僑務委員」到㡳是什麼碗糕,通常藍營的人會擠破頭利用各種關係去爭取此位置;但綠營的人剛好相反,很多海外台灣人一向出錢出力的有識之士都婉拒出任。例如一向為台灣外交打拚的FAPA,他們就規定其幹部不能接受被遴選為僑務委員,很多台灣人社團也都視它為台灣邁入國家正常化的一種阻礙。
小英政府若還要用這種制度,那我建議最起碼也應該「一切公開透明」,把被遴選者名單及履歷在網上公布讓僑民票選,不能再由外館私相授受黑箱作業。
各位只要把現仼177 位散布在全世界各國的僑務委員的名單一個一個Google一下,就會發現很多眉角。例如目前休士頓地區有四位僑委,其中有三位女士都是出身藍營的工商婦女會的成員,另一位就是男姓的葉委員。葉委員自從2000年以來每次台灣總統大選,都會和我同時被邀請在美南電視上進行辯論。他代表國民黨,我代表民進黨。
葉委員在藍營算是能言善道之士,扁政府時期他和我同被遴選為僑委,外館也經常安排我們有定期及不定期的聚會;可是馬上台後,接下就全部只遴選藍的,綠的全部排除,連徵詢也沒有。更有甚者在2011年當我每週四定期上美南電視為小英做政策辯護時,突然發現葉委員另闢一個時段在「爆料」宇昌案。宇昌案是從休士頓開始的,後來延燒到台灣,成為小英當年落選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這位當年宇昌案的爆料者,扁馬時期的僑務委員,在小英執政的今後四年至少有兩年也是僑務委員。其實我說這種遴選制度完全是「黑箱作業,私相受授」一點都不過分,否則怎麼最近會被立委發現僑務委員突然從177位變成170位。原來有一人去逝,另有六人根本沒有中華民國護照——這豈止黑箱而已,這根本就是違法。
我因為在扁政府時期,身為執政黨海外黨部的負責人,在富美姊的邀請下才加入此行列,也才知道「僑務委員」到㡳是什麼碗糕,通常藍營的人會擠破頭利用各種關係去爭取此位置;但綠營的人剛好相反,很多海外台灣人一向出錢出力的有識之士都婉拒出任。例如一向為台灣外交打拚的FAPA,他們就規定其幹部不能接受被遴選為僑務委員,很多台灣人社團也都視它為台灣邁入國家正常化的一種阻礙。
小英政府若還要用這種制度,那我建議最起碼也應該「一切公開透明」,把被遴選者名單及履歷在網上公布讓僑民票選,不能再由外館私相授受黑箱作業。
各位只要把現仼177 位散布在全世界各國的僑務委員的名單一個一個Google一下,就會發現很多眉角。例如目前休士頓地區有四位僑委,其中有三位女士都是出身藍營的工商婦女會的成員,另一位就是男姓的葉委員。葉委員自從2000年以來每次台灣總統大選,都會和我同時被邀請在美南電視上進行辯論。他代表國民黨,我代表民進黨。
葉委員在藍營算是能言善道之士,扁政府時期他和我同被遴選為僑委,外館也經常安排我們有定期及不定期的聚會;可是馬上台後,接下就全部只遴選藍的,綠的全部排除,連徵詢也沒有。更有甚者在2011年當我每週四定期上美南電視為小英做政策辯護時,突然發現葉委員另闢一個時段在「爆料」宇昌案。宇昌案是從休士頓開始的,後來延燒到台灣,成為小英當年落選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這位當年宇昌案的爆料者,扁馬時期的僑務委員,在小英執政的今後四年至少有兩年也是僑務委員。其實我說這種遴選制度完全是「黑箱作業,私相受授」一點都不過分,否則怎麼最近會被立委發現僑務委員突然從177位變成170位。原來有一人去逝,另有六人根本沒有中華民國護照——這豈止黑箱而已,這根本就是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