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憶我第一次出國」
商旅遊蹤 ( 一 )
「回 憶第一次出國」
我第一次出國是在1975年的二月,當時台灣還處在戒嚴時期,大學畢業的年青人除了出國留學就只能出國考察,我從小就夢想到世界各地去旅行,語云:「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然而當時出入境管理局規定出國考察必須要滿25歲,因此我等到25歲生日那天馬上提出申請出國考察,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手續,終於在同年二月拿到出入境許可証及一生中的第一本護照,我非常興奮地馬上購買機票,準備好行李及一大堆各式各様的樣品,準備我一生中第一次的出國旅行。
當時我才新婚兩年,大兒子剛滿一歳,因此我若出國,內人一方面要照顧嬰孩,一方面要照顧公司的事,雖然內人捨不得離開我,但想到我能赴異國開拓更多的商機,興奮之情也溢於言表,於是幫我訂製了兩套西裝,一套是夏天的一套是冬天的,因為我一次旅行要去十幾個國家地區,跟本搞不清楚當地是什麼氣溫。
出國當天除了內人帶兒子陪我從台南來到松山機場送行外,還有親朋好友趕來送行,連二舅媽聽說我要出國也趕來機場送行,可見當時「出國」誠然是件大事。
1.
「東方的威尼斯」曼谷
http://www.robertleeefc.net/2788822283-thailand.html
出國後第一站來到曼谷,L先生來機場接我, L 君大我約12歲,台大商學系畢業,精通台、華、英、日、泰語及潮州話,為人誠懇,處事精明,堪稱我早年踏入國貿市場的啓蒙老師,到了曼谷除了去拜訪客戶外, L 君帶我到處參觀,讓我對這個千佛之國有「東方的威尼斯」之稱的曼谷有更深入的瞭解,在曼谷不太有出國的感覺,因有L 君陪伴且華僑講的潮州話也很類似台語; 在曼谷期間我偶然在是隆路(Silom Road)發現有一家旅行社賣的機票竟然幾乎是在台灣買的票價的一半,所以日後我經常來曼谷轉機,曼谷成為我從台灣到中東的跳板。結束曼谷的行程,最後一晚,L君陪我帶著一大堆從台灣帶來的樣品行李,深夜到曼谷機場在新航櫃枱check in, 由於行李超重很多L 君還幫我向新航地勤人員討價還價,讓我省下不少行李超重費,也感受到在異國友情的可貴。
2.
巴林島
http://www.robertleeefc.net/240522651923798bahrain.html
搭著新航的飛機,半夜抵達波斯灣的島國,下飛機後才開始有出國的感覺:氣候不一樣、貨幣不一樣、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時間不一樣、宗教更不一樣, 這時我才猛然覺得我已經出國了,出了海關,才知道我忘記先訂旅館,人海茫茫,不知往何處住宿,於是我只好跟著新航的空服人員去住他們特約的旅店 Omar Khayam Hotel, Manama,
翌日晨起,才發覺已經是中午12 時,錯過了早上第一位客戶約會的時間,下午到了市區見了另一位客戶開始了我一生中第一天在阿拉伯世界的商旅生涯。
巴林雖然是阿拉伯國家,但曾經受英國殖民統治,因此英語算很普遍,因此我整天在市區大街小巷穿梭通行無阻,期能充份利用過境簽證所能得到的這72小時多做些生意,由於巴林的商人都精通阿拉伯語及英語,因此產生了很多Commission Agent, 沙烏地很多買主經常跑來巴林透過這些Agent 向世界各地的出口商下訂單,所以巴林島可以說是當時中東的貿易窗口;貝魯特戰亂後巴林成為中東的金融中心,所以巴林又有「中東的蘇黎世」之稱;結束了巴林三天的行程,即搭機前往Saudi 的Dhahran , 巴林島離Saudi 只有24公里,但因爲中間隔著海峽,因此只能搭機前往且飛機班班客滿,要順利登機也是一大煩惱,我從1975年至1983年前後在巴林過境十幾次,聽說1986年巴林完成了跨海大橋,但那時我已移民來美國不再去巴林了。
3
Dammam
離開了巴林,下一站就是Dammam, 是Saudi 東部的一個大城,Dammam 與Dhahran 及Al Khobar
形成三角城市, Dammam 是商業大城,Dhahran 是機場,Al Khobar 是石油中心。Dammam 有台灣貿協所設立的遠東貿易辦事處,因此我下飛機,旅館check in 後很自然地就去拜會貿協,那時貿協有位年青人和我同年齡,台大化工系畢業,被派來Dammam 還不到一年,承蒙他的幫忙,和我一齊去拜訪客戶,還用阿拉伯語幫我翻譯,我很好奇問他阿語學多久了,他説才學不到半年,讓我非常羨慕,在當地很多買主不會說英語,不會阿語真是寸步難行,雖然可找到印度人當agent, 但透過印度人翻譯,常易被殺價且還要付佣金給Agent. 因此我一個月以後回到台灣,我就去找沙烏地的大使館,幫我介紹了一位從突尼西亞來的電影明星,當我的阿拉伯語的老師,三個月以後我背了大約兩百個單字,學了一些洋經邦的阿語,整裝再去中東,竟然勉強可以派上用場。
4.
Riyadh 里雅德
離開了Dhahran, 來到沙烏地的首都Riyadh, 沙漠中的綠洲,日夜溫差很大,氣候乾燥,我竟然不知不覺地留起鼻血來,但最糟的是所有旅館房間都客滿,我只好把行李寄放櫃枱,自行搭Taxi 去市場(阿語叫Sug)做生意,返回旅館後在Lobby 遇到一位東方人,跟我打招呼,問我是那裏來?我説是台灣來的,他竟然很親切地說他從我們的鄰國菲律賓來的,問我是否住此旅館,我說我沒有房間,他竟然很誠意地邀請我去他家住,他說他家裏只有他一人,他是受聘來里雅德的廣播電台播放音樂的,到了他家他還親自下廚炒蛋炒飯請我吃,當晩和他聊了很晩,帶著很驚喜的心情進入了夢鄉,翌日晨起,吃土司麵包,喝完他煑的咖啡,和他一齊在門口拍照留念,我和他的照片至今仍保存,曲指一算已經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了,憶起年青時隻身在異國打拚,雖有辛酸的一面,但走過那段艱苦如今確是回味無窮。只是懷念我異國的友人,但不知他身在何方?
5.
Jeddah 吉達
吉達是Saudi 的最大商業城,也是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是靠近紅海的一大商港,我住的旅館前面就是一個很大的Sug) 我把從台灣帶來的所有様品展示在我的房間,然後去市場找買主來房間參觀樣品下訂單,有一天我在旅館遇到一團從台灣來考察的醫藥訪問團,團員中大部分是事業有成的老闆,由於天天一齊吃早餐,因此很快和他們打成一片,林姓的團長是在台南開藥廠,年紀大約六十,比我父親年長許多,於是他好奇地問我:李先生,我看您每天都門庭若市,到底在作什麼生意?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請他到我房間坐坐,一進房,他看到我房間所擺的樣品,就好像台南民族路晚上所擺的攤子,舉凡拖鞋、皮包、洋傘、玩具、文具、甚至罐頭、蚊帳.....等等應有盡有,翌日我和林老先生一齊吃早餐,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像您這樣的能力,不到30歲就會賺大錢,但我在商場看很多,很多人年少得志但老年確僚倒,因此警告我切記兩個忌諱,第一是不要賭博,第二是不可包養女人。老先生的勸世箴言,四十年來我銘記在心,四十年來我走過了六十幾個國家,也遇到了很多的試探,老人家的金玉良言總是時時在我耳邊響起,雖然林老先生可能已不在人間,但我於1983年舉家移民來美,隔年也全家信耶穌歸入基督,使我不再像世俗的商人以追求金錢為滿足,而是從基督的話語得到永生的盼望。
在吉達住了近一個月,在這裏奠定了日後的基礎,因此我從1975到1983前後來吉達近廿次,直到1983年才移民美國。
離開吉達後又到約旦的首都阿曼、及黎巴嫩的首都貝魯特,科威特, 以及巴基斯坦的第一大城客拉蚩,然後再回到曼谷,向L 君分享我此行的經過,翌日去旅行社想訂機位到越南的西貢,這時才知道原來我離開台灣已一個多月沒看報紙,西貢情勢緊張,飛機停飛,人人逃離,到四月底南越即完全淪陷,我回到台灣後,除了南越淪陷是頭條新聞,另一個頭條新聞就是蔣介石也在同一個月去逝了,台灣正式走入蔣經國的時代.(待續)
「回 憶第一次出國」
我第一次出國是在1975年的二月,當時台灣還處在戒嚴時期,大學畢業的年青人除了出國留學就只能出國考察,我從小就夢想到世界各地去旅行,語云:「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然而當時出入境管理局規定出國考察必須要滿25歲,因此我等到25歲生日那天馬上提出申請出國考察,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手續,終於在同年二月拿到出入境許可証及一生中的第一本護照,我非常興奮地馬上購買機票,準備好行李及一大堆各式各様的樣品,準備我一生中第一次的出國旅行。
當時我才新婚兩年,大兒子剛滿一歳,因此我若出國,內人一方面要照顧嬰孩,一方面要照顧公司的事,雖然內人捨不得離開我,但想到我能赴異國開拓更多的商機,興奮之情也溢於言表,於是幫我訂製了兩套西裝,一套是夏天的一套是冬天的,因為我一次旅行要去十幾個國家地區,跟本搞不清楚當地是什麼氣溫。
出國當天除了內人帶兒子陪我從台南來到松山機場送行外,還有親朋好友趕來送行,連二舅媽聽說我要出國也趕來機場送行,可見當時「出國」誠然是件大事。
1.
「東方的威尼斯」曼谷
http://www.robertleeefc.net/2788822283-thailand.html
出國後第一站來到曼谷,L先生來機場接我, L 君大我約12歲,台大商學系畢業,精通台、華、英、日、泰語及潮州話,為人誠懇,處事精明,堪稱我早年踏入國貿市場的啓蒙老師,到了曼谷除了去拜訪客戶外, L 君帶我到處參觀,讓我對這個千佛之國有「東方的威尼斯」之稱的曼谷有更深入的瞭解,在曼谷不太有出國的感覺,因有L 君陪伴且華僑講的潮州話也很類似台語; 在曼谷期間我偶然在是隆路(Silom Road)發現有一家旅行社賣的機票竟然幾乎是在台灣買的票價的一半,所以日後我經常來曼谷轉機,曼谷成為我從台灣到中東的跳板。結束曼谷的行程,最後一晚,L君陪我帶著一大堆從台灣帶來的樣品行李,深夜到曼谷機場在新航櫃枱check in, 由於行李超重很多L 君還幫我向新航地勤人員討價還價,讓我省下不少行李超重費,也感受到在異國友情的可貴。
2.
巴林島
http://www.robertleeefc.net/240522651923798bahrain.html
搭著新航的飛機,半夜抵達波斯灣的島國,下飛機後才開始有出國的感覺:氣候不一樣、貨幣不一樣、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時間不一樣、宗教更不一樣, 這時我才猛然覺得我已經出國了,出了海關,才知道我忘記先訂旅館,人海茫茫,不知往何處住宿,於是我只好跟著新航的空服人員去住他們特約的旅店 Omar Khayam Hotel, Manama,
翌日晨起,才發覺已經是中午12 時,錯過了早上第一位客戶約會的時間,下午到了市區見了另一位客戶開始了我一生中第一天在阿拉伯世界的商旅生涯。
巴林雖然是阿拉伯國家,但曾經受英國殖民統治,因此英語算很普遍,因此我整天在市區大街小巷穿梭通行無阻,期能充份利用過境簽證所能得到的這72小時多做些生意,由於巴林的商人都精通阿拉伯語及英語,因此產生了很多Commission Agent, 沙烏地很多買主經常跑來巴林透過這些Agent 向世界各地的出口商下訂單,所以巴林島可以說是當時中東的貿易窗口;貝魯特戰亂後巴林成為中東的金融中心,所以巴林又有「中東的蘇黎世」之稱;結束了巴林三天的行程,即搭機前往Saudi 的Dhahran , 巴林島離Saudi 只有24公里,但因爲中間隔著海峽,因此只能搭機前往且飛機班班客滿,要順利登機也是一大煩惱,我從1975年至1983年前後在巴林過境十幾次,聽說1986年巴林完成了跨海大橋,但那時我已移民來美國不再去巴林了。
3
Dammam
離開了巴林,下一站就是Dammam, 是Saudi 東部的一個大城,Dammam 與Dhahran 及Al Khobar
形成三角城市, Dammam 是商業大城,Dhahran 是機場,Al Khobar 是石油中心。Dammam 有台灣貿協所設立的遠東貿易辦事處,因此我下飛機,旅館check in 後很自然地就去拜會貿協,那時貿協有位年青人和我同年齡,台大化工系畢業,被派來Dammam 還不到一年,承蒙他的幫忙,和我一齊去拜訪客戶,還用阿拉伯語幫我翻譯,我很好奇問他阿語學多久了,他説才學不到半年,讓我非常羨慕,在當地很多買主不會說英語,不會阿語真是寸步難行,雖然可找到印度人當agent, 但透過印度人翻譯,常易被殺價且還要付佣金給Agent. 因此我一個月以後回到台灣,我就去找沙烏地的大使館,幫我介紹了一位從突尼西亞來的電影明星,當我的阿拉伯語的老師,三個月以後我背了大約兩百個單字,學了一些洋經邦的阿語,整裝再去中東,竟然勉強可以派上用場。
4.
Riyadh 里雅德
離開了Dhahran, 來到沙烏地的首都Riyadh, 沙漠中的綠洲,日夜溫差很大,氣候乾燥,我竟然不知不覺地留起鼻血來,但最糟的是所有旅館房間都客滿,我只好把行李寄放櫃枱,自行搭Taxi 去市場(阿語叫Sug)做生意,返回旅館後在Lobby 遇到一位東方人,跟我打招呼,問我是那裏來?我説是台灣來的,他竟然很親切地說他從我們的鄰國菲律賓來的,問我是否住此旅館,我說我沒有房間,他竟然很誠意地邀請我去他家住,他說他家裏只有他一人,他是受聘來里雅德的廣播電台播放音樂的,到了他家他還親自下廚炒蛋炒飯請我吃,當晩和他聊了很晩,帶著很驚喜的心情進入了夢鄉,翌日晨起,吃土司麵包,喝完他煑的咖啡,和他一齊在門口拍照留念,我和他的照片至今仍保存,曲指一算已經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了,憶起年青時隻身在異國打拚,雖有辛酸的一面,但走過那段艱苦如今確是回味無窮。只是懷念我異國的友人,但不知他身在何方?
5.
Jeddah 吉達
吉達是Saudi 的最大商業城,也是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是靠近紅海的一大商港,我住的旅館前面就是一個很大的Sug) 我把從台灣帶來的所有様品展示在我的房間,然後去市場找買主來房間參觀樣品下訂單,有一天我在旅館遇到一團從台灣來考察的醫藥訪問團,團員中大部分是事業有成的老闆,由於天天一齊吃早餐,因此很快和他們打成一片,林姓的團長是在台南開藥廠,年紀大約六十,比我父親年長許多,於是他好奇地問我:李先生,我看您每天都門庭若市,到底在作什麼生意?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請他到我房間坐坐,一進房,他看到我房間所擺的樣品,就好像台南民族路晚上所擺的攤子,舉凡拖鞋、皮包、洋傘、玩具、文具、甚至罐頭、蚊帳.....等等應有盡有,翌日我和林老先生一齊吃早餐,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像您這樣的能力,不到30歲就會賺大錢,但我在商場看很多,很多人年少得志但老年確僚倒,因此警告我切記兩個忌諱,第一是不要賭博,第二是不可包養女人。老先生的勸世箴言,四十年來我銘記在心,四十年來我走過了六十幾個國家,也遇到了很多的試探,老人家的金玉良言總是時時在我耳邊響起,雖然林老先生可能已不在人間,但我於1983年舉家移民來美,隔年也全家信耶穌歸入基督,使我不再像世俗的商人以追求金錢為滿足,而是從基督的話語得到永生的盼望。
在吉達住了近一個月,在這裏奠定了日後的基礎,因此我從1975到1983前後來吉達近廿次,直到1983年才移民美國。
離開吉達後又到約旦的首都阿曼、及黎巴嫩的首都貝魯特,科威特, 以及巴基斯坦的第一大城客拉蚩,然後再回到曼谷,向L 君分享我此行的經過,翌日去旅行社想訂機位到越南的西貢,這時才知道原來我離開台灣已一個多月沒看報紙,西貢情勢緊張,飛機停飛,人人逃離,到四月底南越即完全淪陷,我回到台灣後,除了南越淪陷是頭條新聞,另一個頭條新聞就是蔣介石也在同一個月去逝了,台灣正式走入蔣經國的時代.(待續)